j9官网登录入口: 央广网上海11月5日消息(记者 冯丽)11月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启盛会。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此盛大启幕,万商云集,展览面积突破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新增600余家,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齐聚。这场以“开放共创新机遇 合作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盛会,正变成全球经济的“稳定锚”与全世界创新的“首发站”。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序幕(本文图片均为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在充满挑战的世界中,中国以稳健增长、技术革新和制度型开放,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这一观点成为众多参展商的共识。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进博“全勤生”,SYR汉斯希尔中国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质量官唐鹏深有感触:“从首届36平方米的展位起步,到如今建成本土化生产基地,进博会让我们完成了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华丽转身。” 唐鹏在进博会现场分享了他的观察:“八年来,我们见证了进博会从‘展示窗口’逐渐转变为‘交易桥梁’,如今更成为创新孵化和价值共创的平台。2023年我们斥资5000万元在浙江建成首条软水机产线,这正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生动体现。” 在消费品展区,高级珠宝品牌V MUSE联合发起人兼CEO樊晓光动情地说:“我们是在进博会上长大的品牌。2022年我们将品牌首发放在进博会,所以每年参加进博会就是我们的生日。”今年,V MUSE以“凤凰之姿”为主题,带来了25件展品,其中17件是首次在进博会亮相。 开放,是进博会最鲜明的底色。本届进博会吸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其中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163家公司能够带来特色产品,同比增长23.5%。 漫步“四叶草”各大展馆,仿佛穿越到未来世界。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精准医疗等前沿科技不再是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现实体验。 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西门子医疗亚洲首发的“极速能谱血管造影系统”引发关注。该设备可在2.5秒内完成术中成像,将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缩短30分钟。“这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生命通道的革命性突破。”西门子医疗参展负责人表示。 帕马机床现场工作人员路国光介绍:“我们不断将AI、机器人等先进的技术融入机床产业。虽然机器人设备价值不菲,但作为我们产品的一部分,这正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复星医药展台上,全球首款立式粒子治疗系统Marie引人注目。它通过颠覆性设计,将治疗室从120平方米压缩至30平方米,让尖端放疗技术更加普惠。而在人工智能赛道,人形机器人机甲格斗、具身智能家庭陪护机器人、AI辅助手术导航系统等创新产品同台竞技,展现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进博会是我们唯一参加的境内展会,也是创新成果的首发地。”唐鹏和记者说,“从智能前置过滤器单品到全屋好水解决方案,每款产品都精准对接中国市场需求。我们的暖通‘无忧三宝’低碳水系统不仅实现亚太首发,更入驻进博文化展示中心长期展示。” 复星医药品牌与公众传播部总经理助理刘明一表示:“依托进博会,我们的CAR-T产品已成功治疗超千名患者,并通过医保、商保等多层次支付体系提升可及性。进博会让创新药更快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在消费品展区,优衣库工作人员正向观众展示创新面料:“这是我们联合研发的3D中空纤维,只有头发丝的1/5细,抗潮湿性能优异,轻暖效果堪比羽绒。”这种将科技融入日常消费品的创新,正是进博会推动产业升级的缩影。 今年,进博会首次设立“亚非产品专区”,推动最不发达国家产品零关税进入中国;首次打造“出口中国”品牌,让中国大市场变成全球大机遇;首次实现公共服务全馆覆盖,为展客商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些创新举措,彰显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 从“参展”到“投资”,从“首秀”到“落地”,从“技术引进”到“价值共创”——进博会构建起完整的创新生态链。 第八届进博会的大幕已经开启。“四叶草”内,万商云集,智慧激荡,创新涌动。在这里,开放是激活全球机遇的引擎,科技是重塑未来图景的画笔,合作是书写共赢篇章的笔墨。进博之光,正照亮全球共享的发展新征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