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登录j9官网登录

九游会登录j9官网登录: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供更精确气象服务

九游会登录j9官网登录来源:九游会登录j9官网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22 00:20:13

j9官网登录入口: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80亿~90亿元用于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部门也将在此期间开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推进南海季风、干旱气象等科学试验,进一步认识我国天气气候的规律和特点。”日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委员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

  “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强了天气监测网的建设,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都实现了较大提高。

  郑国光介绍,“十一五”初期,全国的自动天气监测站仅有4000多个,多普勒雷达仅40多台,气象卫星也只能每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到了“十一五”末期,全国的自动天气监测站增加到3万多个,多普勒雷达增至164台,气象卫星也实现了每15分钟观测记录一次天气。全球数值预报的精确度也从初期的81.9%提升到了86.8%。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将更加注重对于灾害性、突发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要更加注重对计算机能力、数值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包括对预报员的培训和培养,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

  “我们将继续加强观测站网的建设,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专门的观测系统,捕捉突发性灾害天气,网越密捕捉到灾害性天气的几率就越大;进一步强化对灾害性天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警,将预警信息的时效进一步提升到5~10分钟。”在谈起“十二五”期间的打算时,郑国光说,“还要再建50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射7颗时空分辨率更高的气象卫星。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为社会提供更精确的气象服务。”

  郑国光说,今后5年气象部门计划全力发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改进完善0~6小时的短临预报业务,逐步建立7~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业务,提高针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会商、预报和信息发布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增强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监测评估和服务能力,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水平,为国家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提供有力的决策咨询和科技支撑,气象部门对此已经作出基本规划。”郑国光说。

  郑国光说,“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在气象方面的投入年均增长15%左右,气象投入产出比达1∶50,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十二五规划草案全面阐述了我国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举措,提出要增强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能力。”郑国光说,应对气候变化举措有两类,一是减缓气候变化,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是适应气候变化,因气候变暖是一个事实,易受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ECO等敏感、脆弱的行业和系统就一定要考虑适应的问题。

  郑国光认为,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解决气候变暖对我国一些行业已造成的影响,是未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气象部门将强化对大气成分的监测,目前正在与航天部门研发如何利用卫星进行温室气体监测。”郑国光介绍,中国气象局作为政府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内牵头单位,还将认真组织科学家参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写,使之更客观地反映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事实及影响情况;作为中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单位,将热情参加到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中。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前,气象部门都要对其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郑国光表示,前期气象部门在此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例如针对三峡大坝建设前、中、后期都有相应的服务;2010年全国气象部门共开展了280多个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以避免或减少天气特征情况对工程建成后的影响。

  “我今年在政协会议一个重要提案就是快速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出台。”郑国光解释说,现在不仅是灾害的预报监测预警工作,更多的是气象灾害的预防。预防,包括现在正在做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采取什么样的防御标准。《气象灾害防御法》就是想从法律层次上,进一步规范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这个法律里面既要规定气象部门,又应该规定受气象灾害影响部门的职责。

  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防灾减灾任务异常繁重。如2010年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南方特大暴雨、2011年初北方遭遇的严重干旱等极端事件中,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都遭受极大损失,为了更好地将灾难防患于未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法》势在必行。

  《气象灾害防御法》一方面规定了各级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预报责任,另一方面也规定了受气象影响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的应急机制,最终提高防灾减灾的效果。

  郑国光表示,《气象灾害防御法》的出台将会加快建设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规范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义务,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的应急机制,最终提高防灾减灾的效果。